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走出校园、走进乡村,体察乡情民情,厚植家国情怀,在“行走的课堂中”中“受教育、长才干、做贡献”,争做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,7月18日至22日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电子电气与控制学部“青衿赴野”社会实践团赴济南市长清区开展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,走访长清区的2镇4街道,通过一线实地调研,解码黄河流域乡村振兴事业中的长清经验,为国家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工大力量。
7月18日上午,“青衿赴野”实践团前往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站——长清区张夏街道,深入企业与乡村,探寻张夏街道在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中的特色路径。
(一)探访企业,走进济南市巨力热能科技有限公司
实践团一行首先来到济南市巨力热能科技有限公司。企业位于张夏工业园,主营产品为换热设备,是张夏街道的核心企业之一,企业以党建引领聚合力,依托“四力工作法”助力企业行稳致远。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,聆听企业负责人讲解工作流程、成品体系,近距离观察产品从原材料处理到成品产出的整个生产加工过程,对企业的生产流程、技术工艺有了直观的认识。
随后,实践团与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。双方就乡镇企业发展中的优势与挑战、技术开发、市场拓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。同时,针对大学生就业、创业等问题,企业负责人、街道团干部等分享了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和创业经验,给青年学子的求职就业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。实践团成员也结合自身专业和职业规划与企业方积极互动,现场交流氛围热烈。
(二)走访绿豆囤村,在“网红村”里探寻“豆瓣小院”
离开济南市巨力热能科技有限公司后,实践团前往绿豆囤村。绿豆囤村是张夏街道的“网红村”,也是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建设的代表村落,该村结合村内丰富的文化历史、农业资源等,全力推进智能农业、小型农场、民宿、文旅、康养及农副产品发展。作为张夏“三十里御杏康养谷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绿豆囤村紧抓发展机会,完善基础设施,开发天然红尖椿芽、香油等特色农产品,注册御道椿芽等御道特色品牌,全面推进产业发展,实现产业增收。
穿过布满美丽墙绘的街道,路过700年的青龙井,仰头看了眼青龙井旁700年的柏树冠,在巷子深处,我们走访了当地颇具特色的豆瓣小院。豆瓣小院秉承“环创”的发展理念,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院落的原有结构,通过对废弃房屋的再利用、原生态材料的加工等方式,将自然院落设计成兼具自然、古朴与绿色意境的特色空间。实践团成员们漫步其中,感受着“环创”理念下乡村院落的独特魅力,深刻体会到这种发展模式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、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方面的积极作用。
(三)于深山中访民宿,探访山旮旯里的王泉村
离开豆瓣小院,实践团沿着山路驱车许久,前往山旮旯里的王泉村。王泉村,平均海拔在400米以上,地处山脚“旮旯”,四面环山,环境优美宁静。村里有山东省第四批重点?;の奈铩拔迨巍彼逄颇ρ率蹋叭矗⒍?、黄岩洞、透明洞)”、“三泉(石龙泉、朝阳泉、饮虎泉)”和“两树(夫妻柏、江北第一黑檀)”,山水文化的巧妙融合,成为王泉村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。王泉村在?;ず透纳葡钟凶试吹幕∩?,致力于将村落打造成以康养民宿为核心,观光村旅为一体的生态文旅康养综合体,成为依托自身资源探索乡村振兴的又一新模式。
在村里,实践团成员们首先参观了旮旯小院。旮旯小院通过租用当地村民闲置的房屋,在保留乡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改造,打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民宿,不仅充分利用了乡村闲置资源,更直接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,成为乡村民宿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。
(四)“蜂姨蜜园”,源自意大利技术的自流蜜
“蜂姨蜜园”位于王泉村一侧的半山腰上,得益于王泉村优良的生态环境,这里蜜源植物丰富且自然生长旺盛,为蜂蜜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蜜园引进自流蜜蜂箱,代替了传统采蜜时人工割盖、摇蜜等烦琐程序,有效提高了蜂蜜的质量,产出的蜂蜜更加纯净、生态。实践团成员们详细了解了蜂蜜的生产过程和销售情况。
此次张夏街道之行,“青衿赴野”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实地走访企业与村庄,不仅见证了当地在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中的创新实践,更对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实践团成员们表示,将把此次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转化为推动自身成长的动力,未来将继续关注乡村发展,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。